跳到主要內容

馬丘比丘—到遙遠國度造訪世界級遺跡

在奧揚泰坦博告別一日團的車輛後,隨意在奧揚泰坦博車站近郊走走,順道找家餐廳吃吃晚餐,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最常點的秘魯料理—雞湯麵或烤雞,為什麼呢?
除了因為它是秘魯的十大特色料理之外,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以下這隻廣告:


由於義大利語跟西班牙語相似,在餐廳端上西班牙語的菜單時,看到唯一熟悉的pollo,為了避免點到可愛的羊駝及可怕的天竺鼠當餐點,我們還是乖乖吃點雞肉料理吧!


吃飽飯後提早半小時到火車站等車,畢竟秘魯的火車站沒有支援像悠遊卡式的電子票證,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趕不上車,因此七點多就在奧揚泰坦博火車站等待往馬丘比丘的火車,順便測試一下秘魯人對於時間的觀念如何?遲到多久內都算準時呢?


答案揭曉,遲到半小時內都算準時XD


火車到達火車站,在所有乘客上車就定位後,又花了半小時在修復火車的電力系統@@,台鐵我以後不在抱怨你了!果然好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  <(_ _)>

總之,在寒風中等待了一個多小時,在晚上八點過後,列車終於出發 😅


最後,我們到達馬丘比丘的前哨站—熱水鎮都已經晚上10點多,事先預訂的四星旅館都無法好好享受了😞。

隔天,我們起了個大早,因馬丘比丘門票有上有限定入場時間,我們買的是很早的票,加上還要排隊等巴士。清晨,太陽仍未升起,天才矇矇亮,起床時卻臥室沒電,走廊也沒有。這才驚覺這間四星級飯店竟然停電了😱,於是我們就在微弱燭光下享用早餐,連早餐是什麼形狀的都看不清楚XD(早餐buffet地點在類似酒窖的地下室)。


吃飽後我們就搭上了往馬丘比丘的巴士,然後就到了傳說中的新世界七大奇跡—馬丘比丘。下圖是下了巴士後,在馬丘比丘園區的大門口等待驗票入場。


在這裡也有一個小插曲想跟大家分享,當初出發前在網路上訂入場門票時,似乎是我操作錯誤,訂到了價格較便宜的本國人優惠門票,在經過檢查哨時被發現,被請到了隔壁的辦公室補差價,在等待行政作業期間,行政人員與我們閒聊,她拿著我們的護照,問我們是中國人嗎?我們當然跟她說不是,她似乎充滿了困惑的,指著我們護照上的「Republic Of China」說:上面不是寫中國嗎?


入場後,約走一百公尺,就看見了神秘的馬丘比丘!
而早晨的馬丘比丘充滿了仙氣,雲霧飄渺。


馬丘比丘在奇楚瓦語裡,是老山的意思,下面這張照片中遠方的山稱為華納比丘,在奇楚瓦語裡,則是新山的意思,我們把下面的相片向左旋轉90度後,像不像一個睿智老人的側臉?




還有可愛的草泥馬(羊駝)




這次我們也報名了華納比丘登山健行之旅,來回約需2~3小時,登頂後除了有印加古遺跡—月亮神殿外,還可以站在制高點眺望整個馬丘比丘。但是,在進入前要先在入口處簽署生死狀XD內容大概是說在裡面發生任何意外秘魯政府概不負責的意思。總之,帶著冒險無畏的精神,我們出發了💪


華納比丘真的是座山,路上沒有石頭路或木棧道,就是偶爾要雙手並用向上爬的一座山,於是30分鐘後我們決定放棄回程😣

而由於我們的回頭,路上遇到許多旅客都以為我們已經順利登頂下山,紛紛問我們還有多久才會到達,果然全世界的登山語言都極其相似,不外忽視打招呼以及詢問路程XD
回到華納比丘入口處後,還被正要入山的旅客投以欽佩的眼神😆   我們也是有心解釋的(爾康手),奈何英文不好.......就......😈


總之,從華納比丘下山後,我們就follow了一般普羅大眾的行程,參觀起了馬丘比丘,馬丘比丘的確稱得上是世界新七大奇跡,足夠壯觀、巨大,身在其中,一座一座石牆、一棟一棟房屋,在在見證了一個古老的帝國興衰,蠻建議大家若經濟許可的話,可以找個導遊,聽他娓娓道來每個建築的歷史意義,不過沒有也沒關係,像我們這樣走馬看花,偶爾停下腳步翻翻旅遊書,查找資料,也依然可以感受到印加文明的偉大力量。

下面就附上幾張馬丘比丘的照片作為結束吧!順道提醒一下,若要拍到如下幾張雲霧繚繞、仙氣飄渺的照片,建議先在熱水鎮住一晚,並記得要早早出發,以避開從庫斯科出發的大批遊客,並評估自己的體能狀況,視情況放棄華納比丘。





未完待續...

留言

閱讀其他文章

搭乘Inka Express從庫斯科到普諾,秘魯國道PE-3S沿路玩

隔天一早,搭上Inka Express的遊覽車從庫斯科(Cusco)前往普諾(Puno)。我們選擇搭乘 Inka Express 的理由很簡單,因庫斯科到普諾距離約四百公里,搭車大概要6~7個小時,Inka Express有隨車導遊,除會停留延路上的景點外,還會對當地風土民情做簡單介紹,到景點下車走走參觀,除了有減輕疲勞的優點外,亦增添旅途的趣味。而位置寬、坐椅舒適也是其優點。

統領百貨重新開幕,各樓層專櫃品牌整理

統領百貨是桃園在地的老牌本土百貨,在民國70幾年即開始營業,全盛時期時,台北東區甚至有一間台北分店。但隨著國外廠牌等各大百貨公司陸續引進成立,在市場激烈競爭下,最後只剩桃園一間統領百貨持續營業。

嘉義大學動物試驗場嚕牛去—吃冰看牛樂趣多

大家好,打給賀,胎嘎賀。不知道大家今年的中秋節有沒有烤肉? 或是趁著連假拜訪親友呢?小妹我身為嘉義人,趁著中秋連假,帶了老公回娘家走走。就在吃飽午飯,窮極無聊之際,決定來個微旅行—嘉義大學動物試驗場2小時遊。

秘魯庫斯科古城之旅,大啖古柯茶減輕高山症

庫斯科身為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,周遭圍繞著許多的印加歷史遺跡,到今日已轉變為旅遊重鎮,往來的旅客絡繹不絕,而所謂人潮就是錢潮,無國界的商人紛紛來此地開設旅館,此次考慮到旅行的舒適度及溝通語言(破英文總比聽不懂的西班牙文來的OK),通常在有選擇的情況下,我們都選擇歐美外資經營的旅館。

空氣鳳梨:長相奇特的外星植物—Tillandsia Caput-Medusae

最近養了一株長相奇特的外星植物,有如希臘神話中的雙翼蛇髮女妖—梅杜莎。 這棵像極梅杜莎頭髮的植物,是株「空氣鳳梨」,也有人稱之為氣生鳳梨、空氣草、鐵蘭花、或緹蘭西亞。屬鳳梨科鐵蘭屬(Tillandsia)的空氣鳳梨,是食用鳳梨的近親,多分布於中南美洲、南美洲和北美洲南部。圖片中的這株,依其長相是稱「梅杜莎, Tillandsia Caput-Medusae」。 空氣鳳梨透過景天酸代謝( CAM cycle )方式固碳,葉片氣孔在白天關閉減少水分流失,晚上氣孔開放攝入二氧化碳進行碳的固定並釋放氧氣。也就是白天吸收陽光,晚上呼吸的概念,是不是很奇特? 空氣鳳梨根部並不強健,十分稀疏且外露在空氣中,只起輕微的固定作用,在自然的環境下多以根部依附在樹木、岩石、電線桿甚至半空中電線上,有一些甚至會攀附在仙人掌上(不是寄生喔,不會吸取宿主養份)。而葉片才是空氣鳳梨真正吸收水和養分的器官,表面有細毛及鱗片狀組織,能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或雨水。 因空鳳在自然的環境下生長條件各異,有些品種生長在單一山谷或山區中,所以各品種都有其所適應的環境,有些較愛水、有些較愛陽光,有些適合高溫,有些則較耐低溫。但普遍而言,多數空氣鳳梨都能在乾燥的環境中生存,只有少部分適合於潮濕環境中生長。一般葉子較粗硬、顏面顏色偏銀白的品種,較能適應乾燥和強日照的環境;葉色較綠的品種,則較適合在濕度高、遮陰的環境生存。 這種植物對生長環境的溫度要求多不嚴苛,10℃至32℃都適合生長。多數品種不適合陽光直射,請放在略遮陰之處,如陽台等散射陽光的環境。每一兩天使用噴霧器在葉面噴水即可,但要特別要小心陰雨時葉縫中的積水,若葉縫中積水數小時不乾,可能造成植株腐爛。空氣鳳梨能自空氣中汲取水氣,因此若是陰雨的天氣,建議可免予澆水,才能避免葉片縫隙積水。 總而言之,空氣鳳梨種植時不需土壤、且耐乾旱,亦不需要強烈的日照,真是一種在都市環境中也能方便照料的植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