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造訪秘魯的彩色古都—庫斯科(Cusco)

今天來向大家介紹我們在南美旅行造訪的第二個城市,庫斯科(Cusco)。庫斯科是一個四十萬人的古山城,名字是南美洲原住民奇楚瓦語(Quechua)「肚臍」之意,意味著在地理的中心地帶,可見當時這個城市對印加古文明的重要性。

庫斯科市圍繞著安地斯山脈的高山,距離首都利馬約1100公里,相較於搭飛機的1.5小時,搭巴士需要接近15倍的時間。搭乘巴士的21.5小時路程當中,還有一段長長的山路,想到就很疲憊。因此,搭乘飛機應該是比較合理、舒適且節省時間的方式囉。


後來我們決定搭乘Peruvian Airlines(秘魯人航空)的班機飛往庫斯科。秘魯的國內線似乎多以Boeing 737-300小客機經營,這回要搭的利馬—庫斯科航線也不例外,每個班機約載客140人左右。當客機要降落庫斯科機場時,因地形因素,須以以大角度繞過海拔4000公尺的高山,再降落到海拔3300公尺的跑道,當機長以手動操作飛機進場,原本熱絡聊著天的乘客,全都因飛機大角度的轉彎加上山區氣流吹得機身劇烈搖晃的狀態,全都安靜了下來。緊張的氣氛瞬間感染了整個機艙。


幾分鐘後,在飛機輪胎順利觸地的當下,整個機艙從緊張氣氛迅速轉成歡欣鼓舞,乘客不約而同以熱烈掌聲:

1.感謝機長精湛的飛行技術
2.釋放從「生命受到威脅」到「威脅已經解除」的緊迫感
3.感謝上帝仁慈的喜樂心

在這個三種複雜情續的渲染之下,已不自覺地降落在海拔3300公尺的庫斯科古城。


然而,在2017年3月,看公視新聞時突然發現秘魯人航空(Peruvian Airlines)在庫斯科發生飛行意外迫降事故,而且這台飛機跟我們在2015年所搭乘的飛機塗裝一模一樣,編號還只差了幾號,呃... 😏


好了,就別討論空難了,讓我們言歸正傳吧。


庫斯科不愧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遺產,走在街上就好似走在中世紀古城的氣息。別問我哪時候去過「中世紀的古城」,我沒去過,哈哈。好啦,認真的說,最大的感受的是這不是個商業氣息濃厚的城市,居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是農業,市區除了觀光服務業之外,景緻與生活模式都還保持相當傳統、樸素的狀態。比如說,在街上看不到多餘的廣告招牌,步調也很緩慢,晚上八點全市燈火都關得差不多這樣。


庫斯科的街道,路旁的建築物牆面還是原住民傳統工法,以石塊堆砌而成。


街上有許多歐美觀光客。


市區內的道路也都是傳統的石塊鋪面。建築物最高就是兩層樓。


市中心的阿瑪斯廣場(Plaza de Armas),市居民聚會活動的場所。


自然歷史博物館前面拍張照留念。


背後的山坡上蓋滿了有土紅色屋頂的房子。


街道上很多當地一日遊旅行社以及小餐館。如果到當地,想要往郊外走走,比如說我們後幾天預計要去的—聖谷(Sacred Valley),都可以在此請旅行社包辦行程。


看見一面漂亮的石牆,靠在牆上拍照,結果就被當地的志工制止了,原來這是Hatunrumiyoc街的古蹟牆😱


街旁的石牆是印加帝國時期建造的,石頭間連一點縫隙也無,做工精密,在我們到南美洲的前幾天,庫斯科才經歷了一場地震,當地的石牆依然屹立不搖,真是太讓人欽佩印加人的工藝技術了。


在市區亂繞,也看到了書報攤,這應該是整個庫斯科最接近時尚的角落了!


當地婦女習慣戴著高帽子、鮮豔顏色的上衣、深色的裙子與長襪。


在市區很常看到蹲在路旁販售家裡收成的農產品的居民。


國際大城庫斯科的星巴克,是時候戒戒古柯茶了,順便喝喝看當地的星巴克有何不同。☕恩~ 喝起沒什麼不同XD,價位也是。


當地特產─Chicha 紫玉米汁,很常見,幾乎每間餐廳都有賣。喝起來酸酸甜甜的,有點像是火龍果、鳳梨加檸檬的感覺。




雖然出發前在台灣買了強力止瀉藥,但還是帶了一些止飢的蘇打餅乾。庫斯科的海拔超過三千三百公尺,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,膨脹了起來,呈現出古怪可愛的樣子。思鄉的話就開一包吧!裡面有台灣的空氣💗


我們之後還要去很多有趣的地方,請繼續follow我們後續的旅程。
未完待續...

留言

閱讀其他文章

統領百貨重新開幕,各樓層專櫃品牌整理

統領百貨是桃園在地的老牌本土百貨,在民國70幾年即開始營業,全盛時期時,台北東區甚至有一間台北分店。但隨著國外廠牌等各大百貨公司陸續引進成立,在市場激烈競爭下,最後只剩桃園一間統領百貨持續營業。

秘魯庫斯科古城之旅,大啖古柯茶減輕高山症

庫斯科身為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,周遭圍繞著許多的印加歷史遺跡,到今日已轉變為旅遊重鎮,往來的旅客絡繹不絕,而所謂人潮就是錢潮,無國界的商人紛紛來此地開設旅館,此次考慮到旅行的舒適度及溝通語言(破英文總比聽不懂的西班牙文來的OK),通常在有選擇的情況下,我們都選擇歐美外資經營的旅館。

嘉義大學動物試驗場嚕牛去—吃冰看牛樂趣多

大家好,打給賀,胎嘎賀。不知道大家今年的中秋節有沒有烤肉? 或是趁著連假拜訪親友呢?小妹我身為嘉義人,趁著中秋連假,帶了老公回娘家走走。就在吃飽午飯,窮極無聊之際,決定來個微旅行—嘉義大學動物試驗場2小時遊。

空氣鳳梨:長相奇特的外星植物—Tillandsia Caput-Medusae

最近養了一株長相奇特的外星植物,有如希臘神話中的雙翼蛇髮女妖—梅杜莎。 這棵像極梅杜莎頭髮的植物,是株「空氣鳳梨」,也有人稱之為氣生鳳梨、空氣草、鐵蘭花、或緹蘭西亞。屬鳳梨科鐵蘭屬(Tillandsia)的空氣鳳梨,是食用鳳梨的近親,多分布於中南美洲、南美洲和北美洲南部。圖片中的這株,依其長相是稱「梅杜莎, Tillandsia Caput-Medusae」。 空氣鳳梨透過景天酸代謝( CAM cycle )方式固碳,葉片氣孔在白天關閉減少水分流失,晚上氣孔開放攝入二氧化碳進行碳的固定並釋放氧氣。也就是白天吸收陽光,晚上呼吸的概念,是不是很奇特? 空氣鳳梨根部並不強健,十分稀疏且外露在空氣中,只起輕微的固定作用,在自然的環境下多以根部依附在樹木、岩石、電線桿甚至半空中電線上,有一些甚至會攀附在仙人掌上(不是寄生喔,不會吸取宿主養份)。而葉片才是空氣鳳梨真正吸收水和養分的器官,表面有細毛及鱗片狀組織,能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或雨水。 因空鳳在自然的環境下生長條件各異,有些品種生長在單一山谷或山區中,所以各品種都有其所適應的環境,有些較愛水、有些較愛陽光,有些適合高溫,有些則較耐低溫。但普遍而言,多數空氣鳳梨都能在乾燥的環境中生存,只有少部分適合於潮濕環境中生長。一般葉子較粗硬、顏面顏色偏銀白的品種,較能適應乾燥和強日照的環境;葉色較綠的品種,則較適合在濕度高、遮陰的環境生存。 這種植物對生長環境的溫度要求多不嚴苛,10℃至32℃都適合生長。多數品種不適合陽光直射,請放在略遮陰之處,如陽台等散射陽光的環境。每一兩天使用噴霧器在葉面噴水即可,但要特別要小心陰雨時葉縫中的積水,若葉縫中積水數小時不乾,可能造成植株腐爛。空氣鳳梨能自空氣中汲取水氣,因此若是陰雨的天氣,建議可免予澆水,才能避免葉片縫隙積水。 總而言之,空氣鳳梨種植時不需土壤、且耐乾旱,亦不需要強烈的日照,真是一種在都市環境中也能方便照料的植物呢!

南美印加文明我來了,策劃一場離家最遠的旅行!

來場冒險的旅行吧!濕熱的夏季台灣午后,酷熱難耐,背景的電視聲正演著寶傑詢問馬丘比丘的劇情( 參考寶傑影片 ),這熟悉的聲音,陪多少台灣人渡過漫漫無聊的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