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去台中大雅看黃熟的小麥田

小麥是溫帶地區的作物,占全球糧食來源約兩成。不耐溼熱的小麥,收成期間最好不要下雨,否則可能使麥粒提早發芽,讓收成的品質下降;再者,太溼熱的環境也會造成麥粒蛋白質含量下降,造出的麵粉筋度較低,用途有限。

地處亞熱帶的臺灣,氣候終究來說並不適合小麥生長,故自農田灌概系統發達後,旱地減少,多數農民改種稻米,加上國際貿易興盛,溫帶地區便宜質佳的麵粉大量進口,使得臺灣小麥種植面積大幅減少。

小麥有冬春之分,冬小麥種植期始於秋末,春小麥種植期則始於入春。冬小麥與春小麥種植區域主要受不同緯度氣候的影響,如日本北海道冬天下雪,因此種春小麥(秋天收成);臺灣夏天太熱又多雨,因此種冬小麥較合適(十一月開始種植,於春天收成)。


原以稻米為主食的臺灣,近幾十年來飲食逐漸西化,義大利麵、漢堡、麵包、拉麵等食品深受國人喜愛,在大量麵粉進口的狀況下,造成糧食自給率下降,政府或又為此開始推廣種植小麥了。大雅是臺灣小麥種植時間空窗期最短的地方,栽種方法還沒有完全失傳。近年來聽說北至桃園的楊梅,南到臺南的學甲,都開始有小麥種植的痕跡。

二月底三月初,恰好是臺灣冬小麥的收成期,沒親眼看過麥田的我們,於是在二二八連假到台中大雅一親其芳澤。


本次拍攝的地點在台中市大雅區秀山路 ( https://goo.gl/maps/Q2i91C1kRdL2 ),下午的陽光照在成熟的麥稈上真是臺灣難得一見的景色,金黃耀眼,而且風吹過時還有窸窸窣窣的聲音,真是療癒。


鳥害是臺灣麥農的一大困擾,因此農民們在一旁放沖天炮嚇鳥,一邊架設彩帶與旗子趕鳥,若沒仔細看還以為來到了 🇭🇺 匈牙利。🤣


農民除了趕鳥外,還要一邊呼喊著要遊客不要進入麥田,遊客們的隨腳一踩就讓農友們幾個月來的辛勞化為烏有。在此呼籲,若要來此參觀、拍照,待在路旁欣賞就好,不要進入麥田裡,以免造成農友們的困擾。


雖然後面有好幾座農地工廠,煞了風景,但終究讓我們親眼看到了麥田,已心滿意足!




留言

閱讀其他文章

統領百貨重新開幕,各樓層專櫃品牌整理

統領百貨是桃園在地的老牌本土百貨,在民國70幾年即開始營業,全盛時期時,台北東區甚至有一間台北分店。但隨著國外廠牌等各大百貨公司陸續引進成立,在市場激烈競爭下,最後只剩桃園一間統領百貨持續營業。

秘魯庫斯科古城之旅,大啖古柯茶減輕高山症

庫斯科身為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,周遭圍繞著許多的印加歷史遺跡,到今日已轉變為旅遊重鎮,往來的旅客絡繹不絕,而所謂人潮就是錢潮,無國界的商人紛紛來此地開設旅館,此次考慮到旅行的舒適度及溝通語言(破英文總比聽不懂的西班牙文來的OK),通常在有選擇的情況下,我們都選擇歐美外資經營的旅館。

搭乘Inka Express從庫斯科到普諾,秘魯國道PE-3S沿路玩

隔天一早,搭上Inka Express的遊覽車從庫斯科(Cusco)前往普諾(Puno)。我們選擇搭乘 Inka Express 的理由很簡單,因庫斯科到普諾距離約四百公里,搭車大概要6~7個小時,Inka Express有隨車導遊,除會停留延路上的景點外,還會對當地風土民情做簡單介紹,到景點下車走走參觀,除了有減輕疲勞的優點外,亦增添旅途的趣味。而位置寬、坐椅舒適也是其優點。

聖谷(Sacred Valley)—烏魯班巴河谷,庫斯科近郊文化古蹟之旅

來到庫斯科的前一兩天因輕微的高山症,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。回顧三年前的照片,才感嘆,哇!風景可真是美,人在現場可也都還沒有這麼強烈的感受。可能是經過時間的催化,頭腦會自動去掉疾苦的那一些困難與不如意,只留下美好的那些種種吧!

秘魯利馬(Lima)舊城區—南美之旅第一站

這次南美之旅的第一站是秘魯的首都—利馬(Lima)。飛機即將降落豪爾赫.查韋斯國際機場時,往窗外看去,見到大片低矮的房舍與蕭條的景象,是此次旅行的第一個震憾。因為搭了很久的飛機,打算在利馬休息一晚,養足精神後隔天再起程前往庫斯科(Cusco)。